梅县区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生态建设红利惠及村民

时间:2016/11/22 10:35:40

来源:国土资源局

浏览次数:266

       近年来,梅县区围绕“一编二拆三清四改五建六美”,坚持“以线促点、以点带面、以面连线”的整治思路,积极抓好修路、种树、搞卫生,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15年至2016年9月底,全区共投入约4.14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在近日开展的梅州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综合测评中,梅县区位居全市第三。该区印发《梅州市梅县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

       开展综合整治行动

  每个环节“动真格”

  漫步在梅县区雁洋镇,绿树掩映下别具特色的客家古民居与现代化建筑错落有致,一条条村道宽敞整洁,新颖气派的路灯在街道两旁一字排开,村民们三五成群在活动广场游乐健身……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这是梅县区通过综合整治,致力提升人居环境的成果。为打好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这场“硬仗”,梅县区从上到下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每个环节都严格“动真格”。“我区成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区委农办负责牵头总抓,建立各级党委主导、政府负责、部门分工、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该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环保、城综等部门启动空气质量预警机制,坚持每天对空气质量(PM2.5)、城市噪音、饮用水源、危险废物及固体废物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水务、住建等部门加强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和水体清淤等工作,尽快完善新城水质净化厂二期管网、集聚区和其他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对沿河餐饮店、燃煤电厂、水泥、锅炉等进行企业重点整治。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10个指标任务分解到各相关单位,明确任务和整治时限。

  为保障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行,该区还明确对思想认识不足、发动群众不够、工作措施不力的领导干部要通报批评。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并加大对“脏乱差”的曝光力度,督促各相关部门以问题为导向,对发现的问题积极落实整改。

  一年投入4.14亿元

  美化优化农村环境

  “生活垃圾每天都由保洁员清运至村里的定点垃圾屋,村里连蚊子都少了,居住环境更加整洁卫生。”日前,记者在雁洋镇采访时,石楼村村民叶红说。

  这是近年来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据统计,该区19个镇(办事处、高管会)有行政村(居委)388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有2556个,2015年至2016年9月底,该区共投入约4.14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目前,该区建筑物外立面统一装饰风格风貌的自然村有92个,占3.6%;已实现村巷道硬底化的有1991个,占78%;已完成村容村貌整治的有1369个,占53%;已建有卫生保洁队伍的有2239个,占87.6%;已建有人工湿地、沼气池等处理生活污水的有705个,占27%;实行畜禽集中圈养、人畜分离的有1294个,占50%;已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有1646个,占64%‘目前已建设小公园、文化活动场所或绿化带的有431个,占17%。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该区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模式,把全区19个镇(办事处、高管会)分为5个片区,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片区整体打包实施PPP项目。目前已与专业公司(广业环保)签订了框架协议,项目组正在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细化规划设计,力争12月份启动建设。

  村容村貌换新颜

  乡村游助民增收

  河沟里没有了漂浮垃圾、村民的农家院落不见了散放垃圾、农村公路边沟没有了存量垃圾……这是日前记者在雁洋镇采访时,走村穿巷看到的情景。环境综合整治让该区城乡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尤其农村,旧貌换新颜,群众从中得实惠。

  “在村里住感觉非常舒服,现在环境越来越好,适合老人家养老。” 雁洋镇村民钟先生说,自2013年该区以开展十村联动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以来,成效看得见摸得着,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村民回乡居住。这是该区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在推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时,梅县区按照“生活美”要求,科学编制规划村庄建设,切实抓好住房、沿路环境、基础设施、特色文化景观建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

  该区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合过程中,还按照“生产美”的要求,科学规划农村产业发展。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随着农村环境变好,乡村游人气飙升,让农户们增收致富。”该区相关负责人说,日前印发的《梅州市梅县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也强调了按照“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要求开展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