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16 00:00:00
来源:梅县区林业局浏览次数:165
五年来,梅县区积极抢抓“两大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加快产业平台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集聚,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4.2:36.5:39.3。
梅县区以“三园合一”思路,规划建设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梅县集聚地,集聚地落户企业48家,建成投产37家。2015年集聚地工业总产值48.0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9.43亿元。五年全区共引进项目307个,计划总投资1000多亿元;新增20家规上企业,新增上市企业4家;201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64.94亿元,年均增长13.46%。五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新增省工业类名牌产品5件、著名商标2件、专利授权量3077件,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新增3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2家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建成2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0多个特色种养基地、126家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9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725家家庭农场,“梅县金柚”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批“全国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五届跻身全省十强,雁洋成为全国第二个“国际慢城”。创办电子商务产业园,入园企业58家,2015年电子商务企业实现交易额超10亿元。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年均增长30.6%、15.27%、16.1%。
过去五年,梅县区完善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成文体中心、曾宪梓体育场、中山大学粤东医院、外国语学校等城市功能配套项目,引进富力、喜之郎、红星美凯龙、金利来、铁汉生态、棕榈股份、龙洲股份等知名企业集团投资城市建设,文化教育、医疗保健、汽车商贸、家居建材、电子商务、金融等产业迅速发展。谋划6.78平方公里的葵岗和14.2平方公里的槐岗两个城市发展区。新城规划区面积扩展至4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增至20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8万人。
梅县区还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12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松口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南口荣膺“中国最美历史文化小上镇”;雁洋镇列入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和省级新农村示范片,被认定为首批中国特色小镇、中国十大美丽乡镇;雁洋、松口、丙村“十村联动”美丽乡村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典型,南口侨乡村、松口大黄村被列为创建中国“美丽乡村”试点村。
过去五年,共投入78.5亿元建设交通,境内梅汕高铁动工建设,新建梅大高速、济广高速梅县段,改造提升梅河高速、汕梅高速,升级改造5条国省道,新建和改造1200多公里县乡公路,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至116.5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2547公里,乡镇公交实现全覆盖。投资12.79亿元完成水利工程268宗,解决22.6万多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7.5万多亩。另外,建成标准化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19个。农村“老旧”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宽带、有线电视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原中央苏区农村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启动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建成运行,区、镇、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体系有序建设。
过去五年,梅县区致力保护生态,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五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407万吨,完成各项节能减排年度计划任务。加强重点水源保护和污染减排设施建设,建成新城水质净化厂二期和畲江、雁洋、松源污水处理设施,城乡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5.25万吨。加强环境监察和污染防治,全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逐年提升,饮用和备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全面完成“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农村生活垃圾硬件设施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创建58个省卫生镇、村,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
另外,还完成碳汇造林35万亩,建成生态景观林带173公里、县级以上森林公园25个、绿化美化乡村136个,森林覆盖率达74.65%。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快推进“三旧”改造,扎实推进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作,城乡发展空间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