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3 00:00:00
来源:梅县区农业局浏览次数:307
农业兴则基础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在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不忘初心,久久为功。农业工作更是如此。继2013年认定进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队列后,2015年梅县区又荣获“国字号”头衔。近年来,梅县区农业部门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对全区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关联产业悉心培育,致力打造“山区现代农业”样板示范区,力促实现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回首数年耕耘,是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展望未来图景,掘金绿色财富的诸多探索,必将推动山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
政策扶持让现代农业“枝繁叶茂”
蜜柚丰收的日子似乎刚过去不久,眼下又进入金柚采收季节。尽管开摘仅有数日,但松口镇大黄村金柚产业园已是忙碌景象。作为梅县区最大的柚果“吞吐港”,满载着金黄色果实的卡车接二连三进出,工人们熟练分拣包装,各地经销商挨家挨户的看货、品果,讨价还价间也都流露出对市场前景的看好。
这座产业园见证了梅县金柚行业破解仓储不足,到逐渐掌握话语的全过程。而其落成直接受益于梅县区创建省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项目。
2015年,占地300亩的产业园刚刚落成,仓库尚是零星屹立在园区内。为解决仓储限制的“绊脚石”,梅县区运用政策扶持资金进行项目奖补,以800万财政资金吸引1亿元社会资本投入金柚产业园。南源水果专业合作社看准机会入园建设仓储,使合作社吞吐能力大幅提升,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如今,梅县区金柚产业园已初见规模,产业园建设金柚仓储及金柚套袋、包装箱等易耗品生产线和金柚深加工等配套产业,已建成金柚仓储面积10万多平方米,可解决二十多万吨蜜柚的周转和近十万吨金柚的储藏,有效解决金柚储藏瓶颈和延长金柚链条。
金柚智能化分拣设备
这只是梅县区委、区政府及各级部门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历程的一个节选。为壮大金柚、大米、茶叶和鱼禽等四大主导产业,该区农业部门联合财政部门、金融行业出台了《梅县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2015年度项目建设奖补办法(暂行)》及申报指南,《梅州市梅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扶持经营主体做强做大。
一连串数据就是最有力证明:投入1200多万元设置奖补项目资金扶持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投入设置500多万元奖补项目扶持新增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1千多亩,统一打造梅县区绿茶品牌;安排160万元专项资金对6家健康养殖示范场生产条件、动物防疫及无害化设施、沼气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良建设,探索健康养殖新模式。据区农业部门估算,该区共通过政策引导,1亿元的政策资金撬动了近10亿元社会资本,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2016年,梅县区农业总产值比2013年(启动省级创建)高出17.83亿元。与此同时,梅县区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把检测体系建设和检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区、镇、产地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企业申请“三品”认证数量大幅提升。目前,该区“三品”认证企业114家,其中无公害43家、绿色食品21家,有机食品50家。
有效供给让美丽乡村“产业腾飞”
2013年11月26日,北京。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专家论证组给予梅县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发展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明确”的高度评价。
早谋划,定思路。厚厚一沓的规划描绘出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美好画卷,而今7年蓝图绘成型:金柚深加工、操作机械化、农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良化、技术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信息化等举措,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升级和供给侧结构的深化调整。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
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当前现代农业风口,也是梅县区农业产业的短板。梅县区招商引资企业——广东梅州富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投身金柚深加工的“新手”,但其在短短数年时间实现了行业产品创新和生产技术专利的双突破。“市场上传统柚果加工是柚皮果分离,我们则是整果加工,最大程度保留了柚果的有效成分。”企业负责人江长胜介绍,经过市场反馈,公司今年对金柚果汁饮料“富柚一号”口味进行调整,更受年轻市场青睐。公司计划推出饮品冲剂、金柚膳食纤维含片等衍生产品。目前,梅县区金柚深加工企业有5家,产品有金柚啤酒、果汁、果脯、果酱及柚黄酮等,通过发展深加工项目,消化部分金柚产品,提高了金柚产业经济效益。
社会资本纷纷入局,当地龙头企业也不甘落后。广东梅龙柚果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投入800多万新上了2条生产线和冻库,为生产非腌制果脯果糕及其它农副产品做准备。“制作工艺已经掌握,计划年底试产。”总经理肖健认为,在现代化农业产业有所作为就要冲出传统领域,布局深加工是“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此外,近年来梅龙农事服务队及柚园托管业务也走在全区前列。今年,梅龙为60户农户托管柚园,实现企业、农户和效益的多赢。
梅县区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农业服务为例,全区布点建设大型农业服务超市13个,项目资金补助182万元共购置农业机械400多台套,组建了水稻、金柚、茶叶、农机等38支农事服务队,逐步建立覆盖全区的农业科技和农村信息体系。2016年全区水稻综合农业机械化率达70.5%,且实现各镇农业机械服务范围全覆盖,为农民提供全链条、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服务,培育出新经济点。
主导产业风生水起,新兴产业也方兴未艾。梅县区借助发展新兴南药“铁皮石斛、金线莲”等的种植项目,引导企业将将精致高效、养生保健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广东雁归来养生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富源说,2016年企业10亩金线莲及延伸产品产值近千万。今年,雁归来与乐得鲜携手在梅州市场销售金线莲鲜品,一经推出大受欢迎,产品还出现了长达2个月断货期,10月初才恢复供应。
雁洋镇雁归来金线莲种植基地
补齐短板让山区农民“钱袋饱满”
“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金柚、水稻、茶叶、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及农业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绿色物流三大关联产业进行科学规划,以问题为导向,补足产业短板。”区农业部门负责人说。经过3年多的建设,主导产业在农业生产中优势更为显著,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
金柚产业是该区最主要农业支柱产业。在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中,梅县区紧抓金柚产业薄弱环节,提高金柚质量,解决金柚仓储难题,延长金柚产业链,促进金柚精深加工。据了解,该区建设近万亩金柚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完善基础设施、耕作条件、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建设,使全区金柚产量和品种进一步提升。去年,梅县区金柚销售收入26.5亿多元,人均金柚收入约5600多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8%。
果硕农欢
与此同时,物流下乡、农民触网更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创收渠道。梅州市兴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绿告诉记者,今年蜜柚丰收期间,其公司员工通过微信销售卖柚子,工资加提成的月收入达到8000多元。“金柚销售时间更长,物流压力小,工人们对网上销售业绩也满是期待。”
水稻、茶叶和畜牧水产同样引来发展好时机。近年来,该区持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仅2015年,全区投入专项资金6000多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多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3.84万多亩,比重占75.11%,大大改善农田的耕作条件。此外,积极扶持企业在粮食主产区建设生产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水稻产业,推行标准化生产,极大带动和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梅州运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就是顺应市场需要、响应政策引导的企业之一。该企业扩展产业规模,从大米加工销售向上游种植布局。三年来,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360多亩土地,并实现全程机械化耕作。负责人刘智介绍,企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操作,收租的农户成为领工资的农业工人。
金融探索让农业生产“增红添绿”
生产资金缺乏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限制。为破解这一发展掣肘,梅县区利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财政资金,开展公益类、奖补类和政银保类实施项目,实现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及缓解企业贷款难的显著成绩。
南源水果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受益企业之一。企业负责人曹晓霞介绍,企业仓储建设和柚果分选线设备共获得政府80多万元的项目补贴。梅县区利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财政资金设立“政银保”项目,目前与6家银行和5家保险(担保)公司开展合作,已为300多家“四大经营主体”发放农业贷款近1.85亿元,有效农业基础农业企业因无有效抵押物贷款难问题。
休闲农业让闲置资产“复活焕彩”
农业休闲旅游一直是梅县区农业一大亮点,也是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的重要环节。
一年一度的金柚节又将于11月4日在雁鸣湖旅游度假村盛大举办。近年来,不少农业企业正在让农业与旅游、文化接触,通过“跨界”丰富产品层次,激活绿色资源。位于桃尧镇的润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所在基地,在2014年之前还是一片土地贫瘠的不毛之地。“连野草都是稀稀落落的,”基地员工回忆。经过三年耕耘和土壤改良,此处已变为千亩柚园。因基地出产金柚品质优越,润土成为梅县金柚的一匹黑马。但面对基地里不宜耕作的陡坡和沟谷,润土也有计划。去年至今,润土投入巨资种下了连片的梅花、茶花等观赏植物,今冬还将动工建设一批度假屋,以休闲农业让闲置资产“复活”。“下一步还要建设游乐设施开展亲子游乐项目。”润土生态总经理潘澄说道。
(撰文:刘洪桥 钟利萍 许国义 摄影:张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