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9/08 00:00:00
来源:梅县区农业局浏览次数:234
地处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州市梅县区是一个有着农业人口近48万的农业大县,继2013年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后,2015年又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农业部门的指导下,梅县区走出了一条耕山种果致富与绿色生态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在今年中秋佳节到来之际,作为梅县区现代农业的“拳头产品”金柚又传来丰收的喜讯。据农业部门估算,今年蜜柚、沙田柚依托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产品质量有效提升,延长了产业链,促进了深加工和电商销售的发展。26万多吨的蜜柚近日正采摘上市,而约30万吨的沙田柚,也已硕果累累,丰收在望。
现代农业带旺一方
近年来,梅县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全力抓好抓实,农业部门为此花了不少心思。
据了解,梅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为了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让山里的农民钱包鼓起来,早在2010年梅县区党委政府就率先在梅州乃至全省出台了“扶持发展现代农业的奖励办法”,区财政每年拨出300万元,对获得国家、省、市荣誉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园等分别给以一万元到五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目前全区农业总产值已达65.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27元,现有区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6家,农业专业合作社892家,家庭农场725家。
2013年,在国家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的指导下,梅县区制定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经专家论证定位,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产业现状,提出了水稻、金柚、畜牧水产、茶叶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代表梅州市参加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竞争,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成功竟得该项目,获得省财政9000万的现代农业发展扶持资金。
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三年来,梅县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设置奖补项目和“政银保”项目,对经营主体进行奖补和扶持,通过“政银保”为200多家企业发放贷款1.2亿元,撬动社会资金10亿投入现代农业建设;地处松口镇大黄村的金柚产业园,占地面积300亩,财政资金投入800多万元,采取奖补形式撬动社会资金近一亿元参与园区建设,共有21家企业进驻,已建成10万平方米仓储及厂房,有效解决了短板及延长了产业链,成为梅县金柚仓储物流集散地。
“拳头产品”闯天下
就拿拳头产品金柚(金柚分中秋前后上市的蜜柚和立冬前后收成的沙田柚)来说吧,如今梅县区金柚面积29万亩,如“广东十记”、“梅龙”、“木子李”等省级以上的龙头企业就有17家。
广东十记果业有限公司是梅县金柚销量最大的“柚子王”。荣获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家在梅县松源镇的黄营胜早在27年前,就与妻子挑着担子卖柚子闯省城,开始在广州挂出梅县金柚行招牌。2013年其儿子又在广州市成立十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父母挑担子到儿承父业,十记农庄的水果销量今非昔比了。
2013年,在梅县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十记果业”还抱团联合38家金柚合作社,成立了梅州市客都金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进入金柚采摘季节,黄营胜和联合社的团队,从早到晚都在做“柚”文章,从广州科韵路的十记农庄到梅县的松源“十记果业”,现在有140多名年轻人坐在键盘前面向全国当起了金柚电商推广销售员。
今年59岁的黄营胜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从梅县金柚行到现在“十记果业”,梅县金柚的推广始终离不开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帮助支持。
据统计,梅县区去年金柚销售收入27亿元,人均金柚收入5600多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8%,现代农业发展让众多百姓受益。
休闲农业显特色
水稻也是梅县区的主导产业,梅县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广东省产粮大县。“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让“金良稻丰”“君惠”“嘉园”等优质品牌大米进入千家万户,仅去年该区就投入了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多亩的资金6000多万元。
此外,茶叶产业、畜牧水产业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也可圈可点。
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梅县区把休闲观光农业也列入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位于梅县南口镇葵岗由浙江温州商会几个热心股东投资的四季佳禾是我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示范点。从2013年以来,聪明的温州人就瞄准这里的300多亩土地,先后建成了生态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科技示范、农产品销售、户外拓展等融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每逢节假日取名“四季佳禾”的示范点就迎来四季不同观光客。开业近三年来,已接待50多万人次。
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董事长胡洲榕对记者说:“我虽是温州人,但到梅州创业已有20多年来,早已成为新客家人”。四季佳禾的现代农业示范点离不开梅县区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他表示,将集“浙商投资”之实力,把这个特色的休闲农业观光点办得更好。
柚果包装加工销售添亮点
就在今年蜜柚的开采季节,梅县区现代农业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配套服务又迎来新的亮点。由梅州市富柚科技有限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开发的金柚深加工技术投产,实现了金柚深加工多年来梦寐以来的愿望,灌装金柚饮料上市了。而“十记果业”属下的客都联合社投资7000多万元的纸箱厂又在松口金柚产业园里投入生产营运,结束了金柚包装袋要靠福建、潮汕等外地运来的历史。2014年,区委、区政府通过整合机关办公用地,利用清理腾退的机关办公楼创办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电商园,推动了该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业电商企业达到63家,利用“互联网+”模式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使梅县农产品“线上线下齐开花”,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金柚飘香,现代农业在发展。继获得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梅县区又在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委区政府计划投入1600万元建设全国一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8月下旬广东农科院的专家以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们莅临梅县,对梅县创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以及成效、营销机制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目的就是为了给梅县现代农业示范区添砖加瓦。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高级农艺师、梅县区农业局副局长黄利云说:梅县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与梅州市、梅县区党委政府重视和上级农业部门的指导分不开的,我们将继续团结一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文章,让农业改革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让广大百姓旺上加旺。